岩矿耐火度试验炉仪器
岩矿耐火度试验炉仪器
岩矿耐火度试验炉仪器可用于岩矿测试,岩矿耐火度试验炉是高温材料研发、地质勘查、耐火材料质量控制的“基准级”设备。只要严格遵循 GB/T 7322-2017 的升温曲线、气氛与制样要求,即可将不同岩矿、原料或制品的耐火度再现性控制在 ±10 ℃ 以内,为下游高温工艺(钢铁、有色、水泥、玻璃)选材提供可靠数据。
岩矿耐火度试验炉型号与技术指标
| 项目 | 参数 |
|---|---|
| 额定温度 | 1 650 / 1 700 / 1 800 ℃ |
| 炉膛尺寸 | φ80×120 mm(管式)或 200×200×300 mm(箱式) |
| 加热元件 | MoSi₂ 棒 6–12 支,功率 6–8 kW |
| 控温精度 | ±1 ℃(PID 50 段可编程序) |
| 锥盘转速 | 3–5 rpm,可外接摄像自动跟踪 |
| 观测方式 | 双层暗色石英玻璃观测孔 + CCD 图像采集 |
| 气氛 | 空气氧化,可通入微量压缩空气维持正压 |
| 电源 | 380 V 两相带零线,配漏电保护 |
岩矿耐火度试验炉是在氧化气氛下按程序升温,把岩石或耐火原料制成的小试锥与一组已知耐火度的“标准测温锥”并列加热,通过比较二者弯倒行为(或热电偶直测)来判定试样“耐火度”的专用高温设备。炉型多为箱式或立式管状,额定温度 1 650 ℃、1 700 ℃、1 800 ℃ 三档可选,加热元件常用 MoSi2 棒,炉膛温差 ≤10 ℃,配旋转锥盘与观测孔,可全程摄像存档
工作原理
三角锥法(仲裁法)
将试锥与标准锥同置于旋转锥台,匀速升温;当某号标准锥顶端弯倒触及台面时,其标称温度即视为“参照点”。若试锥与该标准锥同时弯倒,则试锥耐火度等于该标称温度;若介于两号标准锥之间,则取算术平均值。
热电偶直测法(快速法)
用 B 型热电偶实时监测试锥顶端,当观察到球头或弯倒瞬间,读取热电偶温度即为耐火度结果。此法适用于 >1 750 ℃ 或高纯氧化物试样。
适用标准
GB/T 7322-2017《耐火材料 耐火度试验方法》(等同采用 ISO 528:1983)
GB/T 13794-2017《标准测温锥》
GB/T 7321、GB/T 17617 试样制备与取样
标准对炉膛温差、升温速率(2.5 ℃/min±10 %)、氧化气氛、锥台材质、摄像记录等均有刚性要求。
主要应用
岩石类:花岗岩、玄武岩、辉绿岩、铝土矿、高岭土、硅石、镁橄榄石等,为地质找矿、耐火骨料分级提供依据。
耐火原料:矾土、莫来石、刚玉、镁砂、石墨、锆英石等,用于判定品级与采购验收。
耐火制品:高铝砖、镁碳砖、刚玉-莫来石砖、浇注料、陶瓷杯等,用于出厂质检与失效分析。
教学科研:高温材料相图、熔体粘度、液相量与耐火度关系研究
试验方法与操作要点(按 GB/T 7322-2017 精简流程)
试锥制备
岩矿样破碎至 ≤0.3 mm,必要时加 5–7 % 结合剂(高岭土或纸浆废液);
用标准模具半干压成型(8 mm×30 mm 三角锥),110 ℃ 烘干后 600–900 ℃ 预烧 1 h。
选锥与排锥
先估耐火度,按 ±30 ℃ 间隔选 3–5 个标准锥;
锥台中心孔固定,试锥与标准锥交替排列,锥间距 ≥5 mm,顶端齐平。
升温制度
1.5–2 h 内升至“估计耐火度-200 ℃”;
之后 2.5 ℃/min 匀速升温,炉内氧含量 20.8 %±0.5 %;
每 10 ℃ 记录一次图像与温度,偏差>10 ℃ 即作废。
结果判定
弯倒瞬间对应标准锥号即为结果;若介于两号之间,取平均值并修约到 10 ℃;
同批带 2 个标准锥复核,超差 ±8 ℃ 需重做。
报告内容
样品名称、产地、化学主成分、升温速率、氧分压、判据方法、耐火度值及不确定度
要把“岩矿耐火度试验炉”用好,必须先解决“岩矿制样”和“测试细节”两大环节。
针对特定岩矿(如花岗岩、玄武岩、铝土矿)的制样或测试注意事项
一、通用前提(三种岩石都适用)
设备升温能力:≥1 800 ℃,热电偶须为 B 型(Pt30Rh-Pt6Rh),每年用纯 Pd(1 554 ℃)、纯 Ni(1 453 ℃)丝校验一次。
锥台:必须为 Al?O? ≥95 % 的刚玉-莫来石制品,表面磨平 Ra≤3 μm;每 20 次试验必须更换一次,防止倒锥污染。
判据:试锥顶端弯倒接触锥台即判熔毕;若顶端“球头”而不弯倒,以球头出现温度 +10 ℃ 作为特征点并备注。
气氛:空气,氧含量 20.8 %±0.5 %;若岩矿含 Fe2? 高(>8 %),需报告炉内氧分压,避免 Fe?O?→Fe?O? 放热导致“虚高”。
二、花岗岩(酸性火成岩)
取样
选新鲜无风化面,避开石英脉、暗色包体;如用于耐火骨料,必须取同一爆破孔 3 m 以内岩芯。
制样
破碎 → 磁选除铁 → 高铝瓷球磨至 ≤0.3 mm;
加 7 % 纯净高岭土(Al?O?≥37 %)作结合剂,干混 30 min;
以 25 MPa 等静压成型为 φ8 mm×30 mm 试锥,110 ℃ 烘干 4 h 后,再于 600 ℃ 预烧 1 h 排除结构水。
测试注意
升温 1000 ℃ 前速率可 10 ℃·min-1;>1000 ℃ 后改为 5 ℃·min-1,因石英 α→β 相变(573 ℃)已结束,防止玻璃相过早出现。
花岗岩耐火度一般 1 200–1 280 ℃;若结果 >1 320 ℃,需复查是否混入锆英石等难熔矿物。
三、玄武岩(基性火成岩)
取样
取气孔率 <5 % 的致密岩芯;若做耐碱混凝土骨料,必须同时取表层风化料对比。
制样
颚破 → 辊破 → 过 0.2 mm 筛;
不加结合剂,直接用 20 MPa 钢模压制;
干燥后 800 ℃ 预烧 30 min,利用其自身玻璃相“自封孔”,防止后续升温时爆裂。
测试注意
玄武岩含 FeO+Fe2O3常>12 %,升温到 1 000 ℃ 后炉门微开 3 mm,让 FeO 氧化放热峰前移,避免局部过烧。
特征温度多集中在 1 150–1 220 ℃;若出现“早期软化”(<1 100 ℃),多为橄榄石蚀变产物蛇纹石引起,应记录并备注。
四、铝土矿(沉积型,一水硬铝石为主)
取样
按 Al2O3含量分品级取样:特级(Al?O?≥75 %)、Ⅱ级(70–75 %)、Ⅲ级(60–70 %)各取 3 kg,分别制样,不能混合。
制样
洗矿去泥 → 110 ℃ 烘干 → 瓷球磨至 ≤0.088 mm(通过 180 目);
加 5 % 纸浆废液(密度 1.18 g·cm-3)作临时结合剂,以 30 MPa 半干压成型;
110 ℃ 烘干后,900 ℃ 预烧 1 h,排除吸附水及结构水,防止升温爆裂。
测试注意
特级铝土矿目标值 ≥1 770 ℃;若结果低于 1 750 ℃,多为 Fe2O3>2 % 或 K2O+Na2O>0.5 % 造成,应补做化学分析并记录杂质。
高品位矿在 1 500 ℃ 以上升温速率须 ≤3 ℃·min?1,避免莫来石化剧烈膨胀导致“假弯倒”。
五、数据记录与质控
每批试样必须带 2 个标准锥(GBW 03132 高岭土耐火度标准 1 750 ℃);若标准锥偏差>±8 ℃,整批重做。
试锥须拍照(0°、90° 双视角),存档 ≥3 年;争议时以照片为仲裁依据。
报告里须写明:岩矿产地、风化程度、Fe?O?/K?O/Na?O 实测值、升温速率、氧分压、锥台材质、判据类型(弯倒/球头)。
照此执行,可最大限度把“岩矿种类差异”带来的数据漂移压到 ±10 ℃ 以内,满足 GB/T 7322-2017 对再现性 ≤20 ℃ 的要求。
耐火度试验炉
耐火度试验机器
岩石耐火度试验炉
石英砂耐火度试验炉
膨润土耐火度试验炉
棕刚玉耐火度
宝珠砂耐火度
镁砂耐火度
耐火度测量
耐火度试验
耐火度测定
石英耐火度
镁砂粉耐火度
铝矾土耐火度
碳化硅耐火度
石英粉耐火度
高铝砖的耐火度是多少
影响耐火度
亚铁耐火度
耐火度杂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