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材料真密度测定仪
耐火材料真密度测定仪
本真密度测定仪设备依据GB/T-5071研究制造,用于测定耐火材料的真密度。
真密度测定仪由箱体、透明真空容器、真空泵、注水装置、高精度电子天平和悬浮测量装置组成。本真密度测定仪仪器美观大方,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得到广泛使用。
真密度测定仪
真密度测定仪(True Density Analyzer)是一种利用“气体膨胀置换法”快速、无损地测量固体或液体真实体积并换算成真密度的实验室仪器,广泛应用于耐火材料、陶瓷、粉末冶金、催化剂、煤岩、电池材料等领域。
工作原理
阿基米德定律 +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将样品密封于已知体积的样品室,充入高纯 He(或 N₂)至设定压力 P₁;随后气体膨胀到参比室,测得平衡压力 P₂。由 PV=nRT 可算出样品排开的气体体积,即骨架体积 Vsam。
真密度 ρ = 样品质量 m / Vsam,结果与闭孔、表面凹陷无关,精度可达 ±0.02 %,分辨率 0.0001 g/cm³
主流方法/标准
气体膨胀法:GB/T 23561.2-2009、ISO 12154:2021、ASTM D6226 等;适用于粉末、颗粒、块体、液体。
比重瓶法(液体置换):GB/T 5071-2013、ASTM C329;仅适用于不被液体溶解/润湿的样品,操作繁琐且可能溶解误差
真密度测定(True Density Measurement)
一、定义
真密度 = 试料质量 / 骨架体积(不含开孔、闭孔及表面凹陷),是材料在“绝对致密”状态下的密度,用于评价纯度、烧结程度、相组成和孔隙率计算。
二、主流方法
气体膨胀置换法(推荐)
原理:将样品置于已知体积的样品室,通入高纯 He(或 N?)后膨胀至参比室,由玻意耳定律 PV=nRT 计算骨架体积。
标准:GB/T 5071-2013(耐火材料)、ISO 12154:2021、ASTM D6226。
优点:无损、无需润湿、可进入纳米级孔隙,精度 ±0.02 %,1–3 min 完成。
设备:ULTRAPYC 1200e、G-DenPyc 3900、HX-TD 等系列真密度仪 。
比重瓶(李氏瓶)液体法
原理:用煤油、二甲苯等不溶解液体润湿粉末,通过液面读差得到骨架体积。
标准:GB/T 6155-1985(炭素)、GB/T 208-2014(水泥)。
缺点:需研磨至 80–200 目,煮沸排气,操作繁琐,液体可能溶解或污染样品,误差来源多 。
三、测试要点(气体膨胀法)
样品量:≥ 5 cm3(块体可直接测,粉末需装满样品室)。
气氛:高纯 He(分子直径 0.26 nm,可进入微孔);对 He 敏感样品改用 N?。
温度:室温恒温;仪器内置温控系统,消除气压漂移。
校准:用标准不锈钢球或空白池校准 Vch、Vref,确保 ΔV 精度。
计算:ρ = m / Vsam;仪器自动给出真密度、视密度、开孔/闭孔孔隙率。
四、典型应用领域
耐火原料:电熔镁砂、矾土熟料真密度 → 判定烧结程度与纯度 。
锂电材料:石墨、焦碳真密度 → 评估层间距与倍率性能 。
煤岩/页岩气:GB/T 23561.2 要求真密度计算孔隙率、含气量 。
质量控制:可膨胀微球 1–2 min 全检,保证发泡倍率稳定
| 样品类型 | 首选方法 | 理由 |
|---|---|---|
| 耐火砖、陶瓷、金属 | 气体膨胀法 | 块体无需破碎,无损快速 |
| 水泥、水化敏感粉末 | 气体膨胀法 | 避免液体溶解、水化 |
| 标准科研、仲裁 | 气体膨胀法 |
精度高、重复性 ≤0.015 %
|
| 现场简易检测 | 李氏瓶法 | 设备简单,成本低 |
气体膨胀置换法已成为真密度测定的主流手段,具有精度高、速度快、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对特殊样品(水化、溶解、微孔)可优先选用 He 置换真密度仪。
GB/T 5071-2013《耐火材料 真密度试验方法》是目前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2013-09-06 发布,2014-05-01 实施,全部替代 GB/T 5071-1997。标准在结构上修改采用 ISO 5018:1983,并新增“气体比较比重计(膨胀)法”,形成两套并行方法:
一、适用范围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耐火制品、不定形耐火材料和耐火原料的真密度(ρ)测定,结果用于评价纯度、烧结程度、相组成及后续孔隙率计算。
二、术语
真密度:干燥试料质量与其真体积(不含开/闭气孔)之比,g/cm3。
真比重:真密度除以 4 ℃ 水的密度(1.0000 g/cm3)所得无量纲值。
三、试验方法
方法 1 —— 比重瓶(液体置换)法
原理:将磨细至全部通过 63 μm 筛的干燥试料,用真空排气法在比重瓶中使液体(蒸馏水或煤油、二甲苯等)充分浸润骨架,测定液体排开体积。
关键仪器:25/50/100 mL 比重瓶、真空装置(≤2.5 kPa)、恒温浴(±0.2 K)、分析天平(0.0002 g)。
计算:
ρ = m · ρ_liq / (m + m? – m?)
其中 m—试料质量;m?—瓶+试料+液体质量;m?—瓶+液体质量;ρ_liq—试验温度下液体密度。
精密度:平行极差 ≤0.01 g/cm3,报告值取两位小数并按 GB/T 8170 修约。
方法 2 —— 气体比较比重计(膨胀)法
原理:以高纯 He(或 N2)为介质,按玻意耳定律在定温下膨胀,测得试料骨架体积;计算真密度。
新增原因:避免液体难润湿、溶解或水化问题,提高精度(可达 ±0.02 %)并缩短周期(1–3 min)。
主要设备:真密度仪(带双室膨胀系统、压力传感器、恒温控制)。
校准:用标准钢球或空白池校准 V_ch、V_ref;样品量 ≥5 cm3,块体可直接测定,无需破碎。
计算与修约同方法 1。
四、样品制备共同要求
定形砖按 GB/T 10325 取样;不定形/原料按 GB/T 17617 取样。
需磨细至全部通过 63 μm 筛,破碎过程防止杂质混入和受潮。
110 ℃±5 ℃ 干燥至恒量(≤0.1 % 质量变化),干燥器内冷却。
对水化敏感材料(如 CaO 系)允许 600 ℃ 干燥,但需在报告中注明。
五、结果报告内容
a) 送样/试验单位与日期;
b) 采用标准号(GB/T 5071-2013);
c) 材料牌号、类型、批号;
d) 所用方法(比重瓶法或气体膨胀法);
e) 每个试样的真密度单值及平均值(g/cm3,两位小数);
f) 真比重(必要时);
g) 样品粒度、预处理条件、试验温度;
h) 任何偏离标准的细节。
六、与旧版/国际标准主要差异
相比 GB/T 5071-1997:新增气体膨胀法、真比重定义,修改结果修约规则,更新引用文件。
与 ISO 5018:1983:结构调整,引用文件本土化,并增加气体膨胀法作为方法 2,技术内容更完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