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管式炉故障排除
高温管式炉故障排除
温度控制类问题
| 故障现象 | 可能原因 | 解决方案 |
|---|---|---|
| 显示温度波动大(±5℃以上) |
热电偶接触不良/老化 炉管与热电偶孔密封不严 |
紧固热电偶接线端 用石棉绳重新填塞偶孔 |
| 实际温度与设定值偏差>10℃ |
热电偶型号不匹配 控温参数未自整定 |
检查热电偶分度号(K/S/B型) 启动PID自整定功能 |
| 升温至800℃后速率自动下降 |
硅碳棒/硅钼棒阻值随温度升高增大 功率限制保护启动 |
属正常现象,可适当提高功率上限 检查功率调节器是否正常 |
炉管类问题(按材质细分)
| 故障现象 | 可能原因 | 解决方案 |
|---|---|---|
| 刚玉管表面出现网状裂纹 |
升温速率>10℃/min导致热应力 支撑架失效产生机械应力 |
立即停炉,更换炉管 严格按5℃/min升温,重新安装支撑架 |
| 刚玉管法兰处断裂 |
未使用支撑架/两端填塞过紧 降温时气流冲击 |
必须安装管托支架,填塞物保持松散 降温阶段降低气体流量至0.1L/min |
| 石英管内外壁雾化发白 |
长期高温使用析晶失透(>1100℃) 样品挥发物腐蚀 |
属正常老化,雾化严重需更换 通入保护气减少挥发物附着 |
| 石英管软化变形 |
超温使用(>1200℃) 局部高温点热辐射 |
立即降温和更换炉管 检查加热元件是否触碰炉管 |
| 合金管管壁出现氧化皮剥落 |
长期高温氧化/气氛含氧过高 材质与工艺不匹配 |
属正常损耗,定期清理氧化皮 如工艺允许,可通入惰性气体保护 |
| 合金管焊缝处开裂 | 焊接应力集中/反复热疲劳 | 更换整管,避免选用有焊缝的合金管 |
气氛系统问题
| 故障现象 | 可能原因 | 解决方案 |
|---|---|---|
| 炉管内有异常烟雾/异味 |
样品分解产物 炉管污染(上次使用残留) |
检查样品纯度,降低升温速率 空烧清洗炉管:升温至1000℃保持2小时 |
| 流量计显示正常但管内无气氛 |
密封法兰气路堵塞 炉管内样品堆积阻断气流 |
拆卸法兰清理气孔通道 样品放置应保持气体通路 |
| 通氢气时炉口有火焰 | 氢气泄漏/排气不畅 |
立即关闭氢气,检查密封 加装氢气燃烧装置或室外排放 |
真空系统问题
| 故障现象 | 可能原因 | 解决方案 |
|---|---|---|
| 真空度抽不上去(>10Pa) |
密封圈老化/炉管微裂纹 真空泵油乳化或不足 |
更换氟胶O型圈 检查刚玉管有无裂纹,更换泵油 |
| 真空下升温时炉管爆裂 |
管内残留气体膨胀 样品释放气体未排出 |
抽真空后应通惰性气体洗炉2-3次 粉末样品需预压片减少气体释放 |
| 保真空时压力缓慢上升 | 微小泄漏/材料放气 |
用检漏仪检测法兰、气路接口 150℃烘烤除气后再抽真空 |
机械结构类问题
| 故障现象 | 可能原因 | 解决方案 |
|---|---|---|
| 开启炉膛时异响/卡顿 | 铰链缺润滑油/炉体变形 |
加注高温润滑脂 检查运输过程是否碰撞变形 |
| 炉管无法水平安装 | 炉膛与炉体不同心/炉管弯曲 |
调整炉体底座水平螺丝 更换笔直度合格的炉管 |
| 保温效果下降(表面温度>50℃) |
炉膛纤维收缩开裂 炉膛受污染(如金属蒸汽渗入) |
更换炉膛保温层 避免在炉膛内直接加热金属样品 |
电气安全类问题
| 故障现象 | 可能原因 | 解决方案 |
|---|---|---|
| 外壳带电/漏电保护跳闸 |
接地线接触不良 加热元件绝缘击穿 |
立即断电,检查接地电阻(应<4Ω) 测量加热元件与炉壳绝缘电阻 |
| 控制器显示"HH"或"OL" |
热电偶断路/超量程 热电偶正负极接反 |
更换热电偶或检查接线 调换热电偶正负极接线 |
| 硅碳棒夹头打火/烧红 |
夹头松动接触电阻增大 夹头材质不耐高温氧化 |
断电紧固夹头螺栓,更换不锈钢夹头 选用镀镍或纯铜夹头 |
紧急处置:如遇炉管炸裂、严重漏电、氢气爆炸等危险情况,立即按下急停按钮,切断总电源,疏散人员并通风。刚玉管炸裂后必须彻底清理炉膛碎片,避免损伤加热元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