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高温实验电炉厂家-洛阳赛特瑞智能装备专注于小型预碳化炉,箱式气氛炉,箱式炉,马弗炉,管式炉,热震炉,实验室马弗炉

服务热线

实验电炉

热门关键词: 钛棒专退火炉 钛棒专退火炉 耐火材料检测 多样式荷软蠕变测试仪 多工位真空管式炉 钛棒专退火炉 抗热震性试验机

钛棒专用退火炉技术方案:钛棒专退火炉技术方案
您的位置:洛阳高温实验电炉厂家-洛阳赛特瑞智能装备首页-电炉选购-钛棒专退火炉

钛棒专用退火炉技术方案:钛棒专退火炉技术方案

钛棒专用退火炉技术方案

(炉膛净尺寸 4500 mm × 400 mm × 300 mm)

一、方案信息

标题:钛棒专用退火炉技术方案

型号/规格:STR-Ti4504/300

版本号/日期:V1.0 / 2025-10-01

编制:洛阳赛特瑞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技术部

二、概述简介

本钛棒专退火炉为卧式、单室、强制循环保护气氛电阻炉,专用于 φ6 mm–80 mm、长度 ≤ 4300 mm 钛及钛合金棒的再结晶退火、去应力退火与双重退火。炉膛有效区温差 ≤ ±5 ℃,退火后钛棒表面光亮、无氧化、无氢脆,满足 GB/T 3620、QJ 1993A-2001、AMS 2801 等标准要求。

三、遵循标准

GB/T 10067.1-2019《电热装置基本技术条件》

GB/T 9452-2012《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测定方法》

QJ 1993A-2001《航天用钛及钛合金热处理规范》

AMS 2801D《Titanium & Titanium Alloy Heat Treatment》

GB 5959.1-2005《电热装置安全》

四、用途

钛/钛合金棒材去应力退火、再结晶退火、双重退火

固溶处理前的组织均匀化

实验室或小批量多规格钛棒工艺验证

五、工作原理

炉膛在密闭惰性气氛(氩气/氦气)或低真空(≤7×10-2 Pa)下,由 Fe-Cr-Al-Mo 高温合金电阻带加热;大功率轴流风机驱动炉气循环,保证 均匀性;PID-SCR 控温系统按工艺曲线升温-保温-冷却;冷却阶段可充入循环氩气实现快速冷却,也可随炉缓冷,满足钛合金对冷却速率的敏感要求。

六、主要技术参数

1、设备中文名称:赛特瑞钛棒专用退火炉

2、设备英文名称:Titanium Rod Annealing Furnace

3、设备型号:STR-TiF4504/300

4、炉膛结构:卧式单室,前开门,强制循环气氛保护

5、炉膛净尺寸:4500 mm(L)× 400 mm(W)× 300 mm(H)

6、最大装载量:600 kg/炉(按 φ30 mm×4300 mm 计)

7、额定温度:900 ℃(极限 950 ℃,长期工作 ≤ 900 ℃)

8、常用工艺温度:600–850 ℃

9、炉温均匀性:≤ ±5 ℃(GB/T 9452 Ⅲ 类炉)

10、控温精度:±1 ℃

11、升温速率:空炉 5–15 ℃/min 可设;满载 ≥ 8 ℃/min

12、冷却方式:强制循环氩冷/随炉缓冷/真空冷却

13、加热功率:90 kW(分 3 区独立调功)

14、加热元件:0Cr27Al7Mo2 波纹电阻带,陶瓷挂钩固定

15、炉膛气氛:氩气/氦气,O2 ≤ 20 ppm,露点 ≤ 50 ℃

16、真空选项:7×10-2 Pa(机械泵+罗茨泵)

17、控温仪表:赛特瑞智能温控,30 段可编程

18、记录方式、智能温控一体机 + USB 导出

19、供电电源:380 V±10 %,50 Hz,三相五线

20、外形尺寸:约5500×1400×1700 mm(含控制柜)

21、设备重量:约 4.8 t

22、工作噪声:≤ 75 dB(1 m 处)

23、保护等级:IP54

七、可增选配置

高真空机组(扩散泵,1×10?3 Pa)

内胆 316L 不锈钢/钛板复合内胆

自动充/排气比例阀(氧探头闭环)

氢含量在线分析仪(去氢退火专用)

八、结构特点

1. 炉壳

全密封焊接,双层 8 mm Q235-R 钢板,中间通冷却水套,表面喷塑耐温 200 ℃。

2. 炉衬

多层轻质陶瓷纤维模块,厚度 250 mm;热面 1600 级,背衬 1260 级,确保外壁 ≤ 45 ℃。

3. 炉门

电动升降/手动铰链双选,梯形陶瓷纤维+耐火砖复合密封刀,硅胶充气圈二次密封;设观察窗(内层石英玻璃,外层防爆钢化)。

4. 加热区

三区分控,顶部+底部电阻带波浪布置,分区功率 30 kW;陶瓷挂件与壳体绝缘电阻 ≥ 10 MΩ。

5. 风机循环

7.5 kW 水冷轴流风机,叶轮 316L,转速 1450 rpm,风量 6500 m3/h;风道左右两侧+底部回风,形成“U”型循环,有效区温差 ≤ ±5 ℃。

6. 料架/导轨

可抽出式 304 方管框架,表面喷涂高温防粘铝层;配 6 条 2Cr13 耐高温滚轮,单根钛棒承重 50 kg 不变形。

7. 气氛/真空接口

进气口设双路:一路 Ar,一路 N2(吹扫备用);出气带冷凝过滤器;真空系统带冷阱,防止油返炉。

8. 电控柜

独立落地式,设隔离开关、相序保护、急停、三色灯;SCR 调功,过零触发,谐波 ≤ 5 %。

九、标准配置清单

主机(炉体+炉门+密封件) 1 套

90 kW 加热带+陶瓷挂件 1 套

水冷风机+导风系统 1 套

控温仪表(含热电偶) 3 套

彩色无纸记录仪 1 台

氩气充/排气手动阀组 1 套

料架+滚轮导轨 1 套

操作手册+合格证+炉温均匀性报告 1 份

十、易损件与寿命

电阻带:≥ 8000 h,可单独更换

陶瓷挂件:≥ 3 年,脆性件,防碰撞

风机轴承(水冷):≥ 1 年,定期加高温脂

炉门陶瓷纤维密封刀:≥ 2 年,轻微裂缝可修补

十一、售后质保

整机 12 个月,加热元件 6 个月(人为/操作不当除外)

终身提供技术支持与备件;故障 24 h 内响应,72 h 到场(国内)

质保期后仅收取材料成本费

十二、包装运输

控制柜、仪表、风机等木箱封闭,内部防震泡沫;

炉体缠绕拉伸膜+塑料护角,外覆防雨篷布,适合汽运/海运;

装卸采用叉车+吊带,严禁翻滚碰撞。

十三、使用环境要求

海拔 ≤ 1000 m,环境温度 5–40 ℃,相对湿度 ≤ 85 % RH

地面承重 ≥ 5 kN/m2,周围无导电粉尘、易燃气体

冷却水:压力 0.2–0.4 MPa,流量 ≥ 10 L/min,温度 ≤ 32 ℃

电源:三相 380 V±10 %,50 Hz,配置 160 A 空开,独立 PE 线

十四、使用注意事项(含加热元件)

首次烘炉:200 ℃×2 h → 400 ℃×2 h → 650 ℃×2 h,排除炉衬潮气。

严禁在空气炉内直接加热钛材;必须预抽真空或置换 Ar,O2 ≤ 20 ppm。

加热元件避免与卤素、低熔点金属(Zn、Pb、Cd)蒸气接触,防止脆断。

升/降温速率 ≤ 15 ℃/min,防止纤维衬开裂与元件热疲劳。

炉温高于 700 ℃ 时禁止打开炉门,避免烧伤与钛材氧化。

每月检查一次风机水冷管路,防止断水过热烧毁轴承。

停炉后保持微正压 Ar 保护,防止空气回吸产生粉尘。

十五、操作方法(SOP 级摘要)

上料:将钛棒轻放在料架,限位块对齐,单棒重量 ≤ 50 kg。

密封:关闭炉门→压紧手轮→充气检查密封圈无泄漏。

换气:抽真空至 ≤ 100 Pa → 充 Ar 至 0.06 MPa,重复 3 次;最终保持微正压 0.02–0.03 MPa。

编程:输入工艺曲线(示例:以 10 ℃/min 升至 800 ℃,保温 90 min,风机冷却至 300 ℃ 出炉)。

启动:依次开风机→加热→记录;观察仪表无超温报警。

冷却:保温结束自动关加热,风机高速运行;当炉温 ≤ 300 ℃ 关闭风机,继续充 Ar 微正压。

出炉:打开炉门→拉出料架→吊运钛棒至料架车,空冷至室温。

记录:导出时间-温度曲线,存档 ≥ 3 年。

十六、本设备需要专业人员操作使用

操作人员须持有《热处理工中级》以上证书,并接受厂方 8 h 培训考核;

禁止非授权人员修改控温参数、拆卸电气与真空部件;

任何维修必须断电、断气、断水,并悬挂安全警示牌。

十七、选型与采购提示

确认钛棒最大长度与单棒重量,本型适用于 ≤ 4300 mm、总载 ≤ 600 kg;超长或超重请选 STR-Ti6006/400 型号。

若需高真空去氢退火(H ≤ 0.008 %),务必选配扩散泵机组与冷阱。

批量连续生产建议增配两辆料架车,实现“一炉一车”快速周转。

订购前提供:

钛合金牌号(TA1、TC4、TB8…)

退火温度、保温时间、冷却方式

现场电源、冷却水、气源参数

交货期:标准配置 45 天,含真空高配 60 天;质保期从调试验收合格之日起算。

附:本技术方案版权归 洛阳赛特瑞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用于商业投标。

TA1、TA2、TA3、TC4、TC6、TC11、TA9、钛合金TA10、TA15、TA18、TC21、TC26等规格钛合金棒材退火工艺区别


炉内环境要求(新增)

1 炉温均匀性

有效加热区测定方法:GB/T 9452-2012 Ⅲ类炉

空炉/满载均匀性指标:≤ ±5 ℃(AMS 2750E Class 3 等同)

测定位置:沿炉膛 4500 mm 方向每 500 mm 设 1 点,宽 400 mm 方向两侧各 1 点,高 300 mm 方向上下各 1 点,共 27 点

测定周期:新炉验收、大修后、每 12 个月例行校验

超差处理:当任一点偏差> ±5 ℃ 时,自动报警并停止加热,需手动复位

2 气氛环境

模式 氧含量 露点 压力 适用工艺 备注
真空 ≤ 50 ppm(换算) —— 5×10⁻² Pa 去应力、再结晶、双重退火 机械泵+罗茨泵,冷阱防返油
氩气保护 O₂ ≤ 20 ppm ≤ −50 ℃ 0.02–0.06 MPa 微正压 工业纯钛、TC4、TC11 等 99.999 % Ar,循环风机驱动
氦气保护 O₂ ≤ 10 ppm ≤ −60 ℃ 0.02–0.06 MPa 科研、高纯钛 成本较高,冷却速度提升 15 %
氮气吹扫 O₂ ≤ 100 ppm ≤ −40 ℃ 0.01 MPa 装出炉前置换 禁止用于 ≥ 650 ℃保温段,防止氮化
  • 氧探头:原位 ZrO₂ 探头,0–1000 ppm 在线显示,精度 ±2 %

3 退火时间(典型工艺库,温控仪表可设置保存退火工艺,便于调用)

合金 厚度/ mm 去应力退火 完全退火 双重退火 冷却方式
TA1 8–30 600 ℃ × 1 h 700 ℃ × 1 h —— 空冷
TA2 15–50 580 ℃ × 1.5 h 780 ℃ × 1 h —— 空冷
TC4 20–60 650 ℃ × 2 h 840 ℃ × 1.5 h 960 ℃ × 1 h → 550 ℃ × 4 h 空冷
TC11 25–80 650 ℃ × 2 h 950 ℃ × 2 h 950 ℃ × 2 h → 530 ℃ × 6 h 空冷
TA15 30–100 650 ℃ × 2 h 820 ℃ × 2 h 975 ℃ × 1 h → 850 ℃ × 2 h 空冷


时间精度:±1 min;仪表可设 0.1 h 步长

到温计时:炉温到达设定值 ±3 ℃ 后自动开始

保温结束:自动声光提示,并记录实际保温段曲线

4 环境超标联锁

氧含量> 20 ppm(Ar 模式)或> 50 ppm(真空模式)→ 暂停加热,声光报警

炉压< 0 Pa(负压)→ 立即关闭真空泵前级阀,充 Ar 保压

均匀性> ±5 ℃→ 停止加热,风机继续运行,直至温差合格

八、检测与记录(新增)

每炉次自动生成《炉内环境报告》:含氧含量、露点、炉压、均匀性实测值


常见钛合金棒材退火工艺对比一览表

(基于公开标准与最新文献整理,温度单位为℃,时间单位为 h)
合金牌号 类型 去应力退火 再结晶/完全退火 双重/等温退火示例 冷却方式 备注
TA1 α 450-650 0.5-2 550-750 0.5-2 —— 空冷 工业纯钛,退火为唯一热处理手段 
TA2 α 480-595 1-4 750-850 0.5-2 —— 空冷或炉冷≤300 ℃/h 最常用纯钛,晶粒易长大需控温 
TA3 α 530-550 0.5-1 670-720 0.5-2 —— 空冷 强度高于TA2,退火后保持细晶 
TC4 α+β 600-650 1-2 700-860 1-2 960×1h→550×8h(时效) 空冷 可固溶时效强化,退火后σb≈950 MPa 
TC6 α+β 550-650 1-3 880-920 1-2 880×1h→650×2h 空冷 双重退火可提升高温强度 
TC11 α+β 600-650 1-2 950-970 1-2 970×2h→530×6h 空冷 500-550 ℃长期服役,需细晶 
TA9 α(Pd) 500-650 1-2 650-850 1-2 —— 空冷 Pd 提高耐蚀性,中温退火最优 
TA10 近α 550-600 1-2 700-820 1-2 —— 空冷 耐氯离子腐蚀,化工管道常用 
TA15 近α 600-650 0.5-8 700-850 1-4 975×1h/WQ+850×2h/AC 空冷 双重退火获得 24 % 等轴α+网篮α 
TA18 近α 550-650 1-2 700-800 1-2 —— 空冷 Ti-3Al-2.5V,航空导管专用 
TC21 α+β 550-650 1-2 870-900 1-2 900×1h→560×4-6h 空冷 高强韧,次生α片层厚度可控 
TC26 近β 500-650 1-2 750-850 1-2 β锻造+双重退火 空冷


关键差异点解读

工业纯钛(TA1-TA3)

退火是唯一热处理手段,温度随强度等级升高而升高;

重点控制晶粒尺寸,防止 750 ℃以上晶粒粗大导致疲劳性能下降。

α+β 型(TC4/TC6/TC11 等)

可采用双重退火或固溶时效;

双重退火通过“高温固溶+低温时效”调控初生α与次生α比例,兼顾强度与塑性;

TC4 因含 V,对冷却速率敏感,空冷即可;TC6、TC11 含 Mo、Cr,需更精确控制冷却速度。

近α型(TA15、TA18)

退火温度区间宽,但高于 850 ℃易形成魏氏组织;

TA15 含 Al、Zr、Mo,双重退火后 500 ℃强度保持率高;

TA18 冷加工后 550-600 ℃去应力即可恢复塑性。

功能耐蚀型(TA9、TA10)

TA9 含 Pd,中温退火(550-650 ℃)可兼顾耐蚀与尺寸稳定性;

TA10 含 Ni、Mo,退火后耐氯离子腐蚀能力提升,适用于化工管道。

高强/高温型(TC21、TC26)

TC21 通过 900 ℃左右固溶+560 ℃时效,获得细针状次生α,实现 1100 MPa 级强度;

TC26 为近β合金,需 β 区锻造+双重退火,保证 500 ℃下强度保持率≥80 %。

工艺选用提示

形状简单、要求塑性高:选单级完全退火(TA1-TA3、TA18)。

中等强度+耐蚀:TA9、TA10 中温退火(550-650 ℃)。

高强度+高温服役:TC4、TC6、TC11、TC21、TC26 优先双重退火或固溶时效。

大规格棒材:需结合有限元模拟,采用分段冷却,减少心部-表面组织差异。



当前文章:钛棒专用退火炉技术方案:钛棒专退火炉技术方案

免责声明:内容专业性较强,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直接采用。本站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我站观点。本站将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产品推荐

多工位真空管式炉

多工位真空管式炉..

详细了解

钛棒专用退火炉技术方案:钛棒专退火炉技术方案

钛棒专退火炉..

详细了解

全自动高温抗折试验机

STR HMOR全自动高温抗折试验机用于材料的高温抗折强度和常温抗折强度的测定。全自动高温抗折试验机采用框架式刚性结构,精密双丝杠传动,无级变频调速,恒应..

详细了解

耐火制品抗热震性试验机:STR KRZ-13抗热震性试验机

设备介绍STR KRZ-13抗热震性试验机根据国家有关标准研制生产,满足YB T376 1《耐火制品抗热震性试验方法(水急冷法)》及GB T 30873-2014《而火材料抗热..

详细了解

STR RUL-1736高温荷软测试仪

高温荷软测试仪..

详细了解

岩棉荷软测试仪

岩棉荷软测试仪..

详细了解
  • 高温电炉
  • 高温电炉
  • 高温电炉
  • 高温电炉
在线客服
联系电话:

咨询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