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材料碳蒸汽活化管式炉:花生壳基硬碳负极的水蒸气活化工艺
负极材料碳蒸汽活化管式炉:花生壳基硬碳负极的水蒸气活化工艺
负极材料碳蒸汽活化管式炉技术方案
(花生壳基硬碳负极的水蒸气活化工艺)
1 简介
本方案面向锂电负极硬碳生产,提供“花生壳→预碳化→水蒸气活化→包覆”一体化管式炉系统。设备可在 300–1200 ℃、常压~微正压(≤0.15 MPa)条件下,连续或批次通入水蒸气,对碳骨架进行可控刻蚀,形成≥2150 m2/g、微孔占比≥62 % 的载体碳,满足硅碳负极高首效、高倍率需求。
2 遵循标准
GB/T 10067.1-2019 电热装置基本技术条件
GB/T 24533-2019 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
YS/T 677-2016 锂离子电池碳类负极材料
GB/T 30835-2014 电热装置安全要求
JB/T 8195-2010 管式电阻炉
GB/T 13384-2008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3 用途
① 花生壳、椰壳、稻壳等生物质碳的水蒸气活化;
② 沥青基、树脂基硬碳的孔结构调控;
③ 硅碳负极多孔碳载体、钠电硬碳负极的中试及小规模生产(≤50 kg/批)。
4 原理
4.1 化学反应
C + H?O → CO + H2 ΔH = +131 kJ/mol
CO + H2O → CO2+ H2 (水气变换副反应)
通过 800–850 ℃、0.8–2 h 的水蒸气刻蚀,碳骨架择优氧化,生成 0.5–2 nm 微孔,提升储锂/储钠位点。
4.2 工艺路径
花生壳 → 破碎≤2 mm → 200 ℃烘干 → 500 ℃预碳化(N?,30 min)→ 800–850 ℃水蒸气活化(水碳质量比 0.8–1.2:1,程序升温 5 ℃/min)→ 900 ℃ CVD 包覆(C2H2,10 min)→ 冷却至 ≤60 ℃出料。
5 主要技术参数
设备名称:赛特瑞活化管式炉
电炉结构:回转、管式
额定温度:1300 ℃(长期 1000 ℃)
恒温区长度:600 mm,±3 ℃
炉管材质:310S不锈钢
炉管尺寸:直径80×1200 mm(刚玉 ≥99 %,壁厚 6 mm)
加热元件:Fe-Cr-Al 电阻丝,表面负荷 ≤1.8 W/cm2
升温速率:0–10 ℃/min 可控
水蒸气流量:0–15 g/min,计量泵+316 L 蒸发器,PID 温控 180 ℃
载气:N2/Ar,50–500 mL/min,质量流量控制精度 ±1 % F.S.
极限真空:≤100 Pa(机械泵+KF40 法兰)
泄漏率:≤0.05 Pa·m3/s
整机功率:9 kW,380 V±10 %,50 Hz
控制方式:7″ 触摸屏,30 段程序,支持 USB 导出;选配 IoT 远程监控。
6 可增选配置
A. 双温区独立控温(预碳化区+活化区)
B. 旋转炉管 0–10 rpm,扬料板促进蒸汽-碳接触
C. 冷凝回收+碱洗尾气塔,去除 CO/H?/焦油
D. 在线 CO/CO2 红外分析仪,闭环调节水蒸气量
E. 防爆型加热丝(HRE,1300 ℃ 长期使用)
F. 自动进料螺杆+密封料仓,实现 24 h 连续运行
7 结构特点
7.1 模块划分
① 炉壳模块:双层 1.2 mm 304 不锈钢,风冷夹层≤45 ℃;
② 炉管模块:刚玉管+304 水冷法兰,O 型圈氟橡胶 VITON,耐温 250 ℃;
③ 加热模块:电阻丝螺旋镶嵌轻质陶瓷纤维,分段绕制,热容小;
④ 蒸汽模块:316 L 蒸发器+过热段 200 ℃,伴热管防止冷凝;
⑤ 控制模块:PID+SSR 无触点调功,过零触发,EMC 符合 GB/T 17626;
⑥ 安全模块:超温断电、断偶保护、炉壳开门断电、N? 应急吹扫。
7.2 密封与防堵
炉尾 1/4″ 卡套进气,炉头 1/2″ 快拧排气,形成 5–10 Pa 微正压;
蒸汽喷嘴为 ?2 mm 多点环向分布,距料床 30 mm,避免直吹造成沟流;
炉管倾角 0–3° 可调,利用重力排灰,减少微孔堵塞。
8 标准配置清单
序号 | 名称 | 数量 | 备注 |
---|---|---|---|
1 | 主机(含温控箱) | 1 套 | 单温区 600 mm |
2 | 炉管 Ø80×1200 | 1 根 | 已预装密封法兰 |
3 | 水蒸气发生器 15 g/min | 1 台 | 含纯水过滤器 |
4 | 质量流量控制器 500 mL/min | 2 路 | N₂/Ar 各一路 |
5 | 冷凝回收瓶 500 mL | 2 只 | 串联,耐酸碱 |
6 | 工具包(法兰钩、塞尺、O 型圈 5 套) | 1 套 | — |
7 | 中文操作手册 | 1 份 | 含 SOP 与维护表 |
名称 | 材质 | 寿命 | 更换周期建议 |
---|---|---|---|
O 型圈 | VITON | 200 次循环或 6 个月 | 视龟裂情况 |
310S不锈钢 | 310S | ≥500 h(1000 ℃) | 出现贯穿裂纹更换 |
加热丝 | Fe-Cr-Al | ≥2000 h | 电阻漂移>10 % 更换 |
热电偶 | K 型 | ≥1000 h | 精度下降±3 ℃校准或更换 |
10 售后质保
整机 12 个月(加热元件、炉管、密封件 6 个月);
出厂提供第三方温度校准证书(9 点 TUS 符合 AMS 2750F);
国内 48 h 响应,72 h 到场;海外 7 d 内提供远程指导或备件;
终身提供耗材与升级方案,软件免费迭代。
11 包装运输
主机:木箱+PE 防震膜,底座 9 mm 胶合板,熏蒸标识 ISPM15;
炉管:独立珍珠棉槽,防冲击断口;
蒸汽发生器:简易缠绕膜+蜂窝纸板,满足国内零担运输;
毛重 160 kg,体积 1.2 m3,叉车脚 100 mm,方便装卸。
12 使用注意事项(含加热元件)
升温速率≤10 ℃/min,禁止 1300 ℃ 空烧炉管;
水蒸气通入前,炉温须≥600 ℃,防止液态水炸裂刚玉;
停机时先停蒸汽,再停加热,保持 N? 吹扫至室温,防氧化脆断;
加热丝电阻每年校验一次,漂移>10 % 提前更换;
炉管承压≤0.15 MPa,严禁关闭排气阀使用;
冷凝瓶液位≥1/3 及时倒掉,防止倒吸;
长期不用,每 30 d 通电 200 ℃ 除湿 1 h,延长绝缘寿命。
13 操作方法(SOP 简版)
① 装料:称取 200 g 预碳化料置于瓷舟,推入恒温区中央,密封法兰;
② 检漏:抽真空至 50 Pa,关闭阀门,5 min 压升≤0.5 Pa/min;
③ 升温:设定程序 5 ℃/min→800 ℃,恒温 90 min;
④ 通蒸汽:炉温达 600 ℃时启动计量泵,流量 10 g/min,伴热 180 ℃;
⑤ 活化:800 ℃恒温 90 min,N? 保持 200 mL/min 载带;
⑥ 包覆(可选):切换 C?H? 50 mL/min,900 ℃ 10 min;
⑦ 降温:程序 5 ℃/min→400 ℃,随后风冷,60 ℃ 以下开炉;
⑧ 取样:关闭所有气源,记录重量损失,计算烧失率 28–32 % 为合格。
版本V1.0赛特瑞学习交流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