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试金熔样炉
火试金熔样炉
火试金熔样炉详细技术方案
一、产品简介
火试金熔样炉是专为“火试金法”设计的箱式高温电阻炉,可在1200℃~1300℃条件下一次性对多组粘土坩埚进行快速熔融,实现金、银等贵金属与熔渣的高效分离。整机采用独立可更换炉胆、硅碳棒双侧加热、气动垂直炉门及多级保温结构,升温快、温场均匀、操作安全,是地质、矿山、冶炼、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开展贵金属仲裁分析的核心设备。
二、主要用途
金、银、铂族贵金属的火试金富集与测定
矿石、精矿、冶炼中间产品、废旧物料的仲裁分析
地质勘探、选矿试验及冶金工艺研究的小批量试样熔融
三、工作原理
将称量好的矿样与助熔剂(碳酸钠、硼砂、氧化铅、还原剂等)装入粘土坩埚→放入炉膛→按设定曲线升温至1100-1250℃→保持10-20min,铅相捕集贵金属并沉于坩埚底部,硅酸盐熔渣上浮→出炉倒入钢模冷却→获得铅扣,进入后续灰吹、分金工序。炉膛采用两侧硅碳棒辐射加热,PID-SCR闭环控温,K(或S)型热电偶实时测温,确保±1℃的控温精度及±8℃的炉温均匀性。
四、主要技术参数(STR-FAF25-13)
项目 | 参数 |
---|---|
设备厂商 | 洛阳赛特瑞 |
设备型号 |
STR-FAF25-13 |
额定温度 | 1300℃(最高1350℃) |
常用工作温度 | 1100-1250℃ |
炉膛有效尺寸 | 670×650×255/360 mm(可放25×50g或36×30g坩埚) |
控温精度 | ±1℃ |
炉温均匀性 | ±8℃(九点实测) |
升温速率 | 0-30℃/min 可调,推荐10℃/min |
加热元件 | U型等直径硅碳棒12根,单侧6根垂直布置 |
热电偶 | S型(Pt-Rh) |
额定功率 | 30 kW(三相380 V 50 Hz) |
炉门开启 | 气动垂直上开,脚踏开关+PLC联锁 |
炉体表面温升 | ≤45℃(连续运行) |
控制方式 | 30段可编程PID,带RS485/232通讯 |
外形尺寸 | 1500×1300×2000 mm(含包装) |
重量 | ≈950 kg |
五、结构特点
独立炉胆(炉膛)
堇青石-莫来石预制件,耐急冷急热、可整体更换,维护停机时间<2h
多层保温
高纯氧化铝空心球砖(热面)+高铝棉板+轻质纤维板,厚度≥250mm,节能20%
双侧加热
硅碳棒垂直插入,辐射面积大,寿命>4000h;导电夹具风冷防氧化
脚踏上开炉门
垂直升降,脚踏+双按钮确认,避免正面高温;配双气缸+阻尼缓冲,停电可手动泄压开门
安全联锁
超温、断偶、过流、炉门未关、气压欠压均自动断电并声光报警
模块化电控
可控硅移相调压,软启动,对电网冲击<20%;控制柜独立,可距炉体≥3m
六、关键易损件及寿命
名称 | 材料/规格 | 正常寿命 | 备注 |
---|---|---|---|
硅碳棒 | Φ18×450mm U型 | 1000-3000h | 建议备1套(12根) |
热电偶 | S型 | 500-800炉次 | 定期>1350℃老化加速 |
炉门密封绳 | 陶瓷纤维 Φ8mm | 6-8个月 | 高温挤压易掉渣 |
坩埚支架 | 310S铸造 | 1年 | 受铅腐蚀需定期补涂层 |
炉膛(炉胆) | 堇青石-莫来石 | 1500炉次 | 可整体更换 |
使用注意事项
初次烘炉
新炉或更换炉胆后,以≤5℃/min升至200℃保温2h,再以≤10℃/min升至1000℃空烧1h,排除潮气
硅碳棒维护
升温速率≤15℃/min,禁止急速冲击;运行电流不超过额定值80A
发现棒体发红不均或发白变细须及时更换,单根损坏建议成对更换,保证阻值匹配
炉膛温度<300℃方可打开炉门,防止冷风骤击断裂
炉膛清洁
每炉结束及时用专用铲刀清理渣瘤,避免与SiC棒接触短路
严禁酸碱液体渗入炉底,防止耐火砖开裂
坩埚装载
坩埚外壁必须干燥,装炉量≤额定数量,保持与加热壁≥30mm间距
环境要求
地面平整耐温,后部距墙≥0.6m以利散热;配置0.4-0.6MPa无油空压机及6bar安全阀
室内通风良好,建议加装排烟罩或强制排风(铅蒸汽≤0.05mg/m3)
人员防护
操作时必须佩戴镀铝隔热面罩、隔热服及耐高温手套;出炉/倾倒铅扣时使用长柄坩埚钳并站在侧面
停机
长期不用时,以≤10℃/min降温至300℃后切断电源,并关闭总闸与气源;每月通电30min,以防硅碳棒受潮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