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釉料熔块炉型号规格
简介
1600℃釉料熔块炉是一种用于将陶瓷釉料或色料原料在高温下熔融并水淬成玻璃状“熔块”的专用设备。熔块经研磨后可制成“熔块釉”,或直接用作色料配方中的助熔剂。该炉型广泛应用于陶瓷、玻璃、搪瓷、色料研发等领域,用于实验室制备熔块、玻璃低温熔剂、搪瓷釉和结合剂等。1600℃熔块炉通常为箱式或坩埚式电炉,采用电加热方式,具有安全节能、环保等优点。1600℃熔块炉是一种多用途的高温实验设备,既服务于传统陶瓷釉料的制备,也可用于新材料、新工艺的高温试验研究。
用途
1600℃釉料熔块炉主要用于陶瓷、玻璃、搪瓷等行业的实验室和小规模生产中,制备各种釉料熔块和玻璃助熔剂、玻璃低温熔剂、结合剂等。
具体应用包括:
陶瓷釉料熔块制备:将釉用原料(如长石、石英、硼砂、铅丹等)混合后在1600℃左右熔融,然后水淬形成玻璃质熔块,用于配制釉浆。
玻璃及搪瓷釉料:用于实验室研发玻璃配方、搪瓷釉料,以及玻璃低温熔剂、结合剂的熔化试验。
新材料研究:高校、科研院所和工矿企业可利用该炉进行粉末材料、电子材料、冶金材料、化工材料、金属烧结和热处理等高温实验。例如,可用于新型陶瓷材料的烧结、金属材料的熔炼与热处理等研究。
工作原理
1600℃釉料熔块炉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加热将坩埚内的釉料原料熔融成液态玻璃,然后快速冷却形成熔块。典型结构是在炉内放置一个漏斗式坩埚,坩埚底部开有流料孔,用一根长塞棒与孔密封对接。工作过程如下:1、加料与加热:将按配方配好的熔块原料从坩埚上口投入坩埚内,盖好炉盖。接通电源,加热元件(如硅钼棒)将炉温升至设定的熔融温度(约1600℃),使坩埚内的原料完全熔融成液态玻璃。
2、熔融与均化:原料熔融后,可根据需要开启搅拌装置(如有配备)对熔体进行搅拌,以促进成分均匀并消除气泡。在1600℃高温下保温一段时间,使熔体充分澄清均匀。
3、出料与水淬:达到熔融要求后,用专用工具提起底部塞棒,打开流料孔,熔融的玻璃液从坩埚底部流出,自动落入下方预先准备的冷水容器中。高温熔体遇水急剧冷却(淬火),形成不规则的玻璃质碎块,即“熔块”。
4、后续处理:将水淬得到的熔块从水中取出,干燥后研磨成粉末,即可作为釉料使用。
5、整个过程中,炉体采用电加热并由控制系统精确控温,确保熔融过程稳定可控。通过上述步骤,釉料原料经高温熔融-淬冷,转化为稳定的玻璃态熔块,提高了釉料的均匀性和使用性能。
结构特点:
1600℃釉料熔块炉在结构设计上具有以下特点:
1、双层炉壳与风冷:炉体采用双层碳钢壳体结构,中间设有风冷夹层和导流板,强制空气循环冷却炉壳。这一设计使炉壳表面温度低于45℃,
2、高效保温炉膛:炉膛内部采用真空成型的高纯氧化铝轻质纤维材料构筑。这种材料具有耐高温、蓄热量小、抗热震性好等优点。炉膛形状根据坩埚尺寸设计为圆柱形,以保证均匀的热场分布。
3、加热元件布置:加热元件(硅钼棒)均匀布置在坩埚周围,部分大容量炉型在坩埚底部也增设加热元件,实现五面加热,以提高炉温均匀性。硅钼棒垂直安装于炉膛侧壁,通过炉顶或炉底的电极引出,连接到电源控制柜。
4、坩埚及流料结构:坩埚为漏斗形设计,底部中央开有流料孔,平时用耐火材料制成的塞棒堵塞。坩埚放置在炉内的耐火底座上,底座通常带有支撑筋,以避免坩埚受热膨胀时因约束而开裂。炉体底部对应坩埚流料孔的位置设有开口,熔融玻璃可由此流出炉外进入淬火容器。
5、控制系统集成:控制柜与炉体一体化设计,面板上安装智能温度控制器、电源开关、加热启停按钮、电压表、电流表等。控制系统采用集成化电路,抗干扰能力强,可在恶劣环境下稳定工作。
6、安全保护措施:设备设计有完善的安全保护。电气方面采用双回路控制和多重保护,包括过温保护、超温断电、欠温报警、断偶保护、缺相保护、过压过流保护、漏电保护等。加热控制采用可控硅移相触发或过零触发方式,具有软启动功能,避免电流冲击。炉体结构上设置紧急断电和炉门联锁等装置,确保操作安全。
高温釉料熔块炉型号规格
温度 | 规格型号 | 容积 (L) | 外形尺寸 (L×W×H) | 功率 (kW) | 重量 (kg) |
---|---|---|---|---|---|
1200 ℃ | STR GSF1200-1.6L | 1.6 | 1120×800×1370 | 6 | 180 |
STR GSF1200-3L | 3 | 1120×800×1370 | 10 | 220 | |
STR GSF1200-5L | 5 | 1120×800×1370 | 12 | 240 | |
STR GSF1200-10L | 10 | 1825×1825×2100 | 15 | 300 | |
STR GSF1200-17L | 17 | 1825×1825×2100 | 18 | 450 | |
STR GSF1200-50L | 50 | 定制 | 45 | 700 | |
STR GSF1200-70L | 70 | 定制 | 60 | 900 | |
1400 ℃ | STR GSF1400-1.6L | 1.6 | 1120×800×1370 | 8 | 200 |
STR GSF1400-3L | 3 | 1120×800×1370 | 10 | 240 | |
STR GSF1400-5L | 5 | 1120×800×1370 | 12 | 260 | |
STR GSF1400-10L | 10 | 1825×1825×2100 | 18 | 330 | |
STR GSF1400-17L | 17 | 1825×1825×2100 | 24 | 470 | |
STR GSF1400-50L | 50 | 定制 | 55 | 750 | |
STR GSF1400-70L | 70 | 定制 | 75 | 950 | |
1600 ℃ | STR GSF1600-1.6L | 1.6 | 1120×800×1370 | 8 | 200 |
STR GSF1600-3L | 3 | 1120×800×1370 | 10 | 240 | |
STR GSF1600-5L | 5 | 1120×800×1370 | 12 | 260 | |
STR GSF1600-10L | 10 | 1900×1900×2100 | 18 | 330 | |
STR GSF1600-17L | 17 | 1900×1900×2100 | 24 | 470 | |
STR GSF1600-50L | 50 | 定制 | 55 | 750 | |
STR GSF1600-70L | 70 | 定制 | 75 | 950 | |
1700 ℃ | STR GSF1700-1.6L | 1.6 | 1120×800×1370 | 10 | 200 |
STR GSF1700-3L | 3 | 1120×800×1370 | 12 | 240 | |
STR GSF1700-5L | 5 | 1120×800×1370 | 15 | 260 | |
STR GSF1700-10L | 10 | 1900×1900×2100 | 30 | 330 | |
STR GSF1700-17L | 17 | 1900×1900×2100 | 45 | 470 | |
STR GSF1700-50L | 50 | 定制 | 55 | 750 | |
STR GSF1700-70L | 70 | 定制 | 75 | 950 | |
1800 ℃ | STR GSF1800-1.6L | 1.6 | 1120×800×1370 | 12 | 300 |
STR GSF1800-3L | 3 | 1120×800×1370 | 15 | 340 | |
STR GSF1800-5L | 5 | 1120×800×1370 | 18 | 360 | |
STR GSF1800-10L | 10 | 1900×1900×2100 | 36 | 430 | |
STR GSF1800-17L | 17 | 1900×1900×2100 | 50 | 570 | |
STR GSF1800-50L | 50 | 定制 | 65 | 850 | |
STR GSF1800-70L | 70 | 定制 | 85 | 1150 |
易损件
在1600℃熔块炉的长期使用过程中,以下部件属于易损件,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换:
1、加热元件(硅钼棒):硅钼棒在高温下长期使用会逐渐老化,表面的SiO2保护膜会缓慢挥发损耗,导致电阻增加、加热功率下降。在正常操作条件下,硅钼棒可连续使用数百至上千小时。但如果频繁急冷急热或炉内气氛不当(如还原性气氛),会加速硅钼棒老化断裂。因此硅钼棒属于主要易损件,需根据使用情况定期更换。
2、坩埚:坩埚直接接触高温熔体,受到化学侵蚀和热应力作用,是另一个主要易损件。石英陶瓷坩埚在1600℃下对多数釉料熔体有较好的耐腐蚀性,但反复熔融和冷却会导致坩埚内壁逐渐侵蚀变薄,甚至出现裂纹。一般石英坩埚可使用数十次至百余次,具体寿命取决于釉料成分和使用温度。若发现坩埚有严重裂纹或熔损,应及时更换,以免发生漏料事故。
3、塞棒及坩埚配件:塞棒用于开闭流料孔,长期与高温熔体接触,头部容易被侵蚀或烧结。此外,坩埚盖、坩埚底座等配件也会因高温和热震出现磨损或开裂。这些配件通常由耐火材料制成,属于消耗品,需要定期检查并视情况更换。
4、热电偶:炉内测温用的热电偶(如铂铑热电偶B型)在长期高温下会发生劣化,导致测温不准。一般建议每年校准或更换热电偶,以保证温度控制的准确性。
5、电气元件:控制柜内的可控硅模块、继电器、熔断器等电气元件在长期运行中可能老化失效。虽然这些元件寿命较长,但在高温、高电流环境下仍需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使用注意事项
为了安全、有效地使用1600℃釉料熔块炉,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以下注意事项:
1、操作培训:设备应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操作。使用前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熟悉设备的结构、性能和操作流程。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擅自操作高温炉。
2、安全防护:操作时必须穿戴好高温防护装备,包括耐高温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开启炉门或进行出料操作时,要避免正对炉口,防止热浪或熔体溅出造成烫伤。炉体表面虽有冷却,但高温运行时仍应避免直接触摸炉壳,以免烫伤。
3、加料要求:加入坩埚的原料应干燥、无杂质,重量不超过坩埚额定容量。块状原料应尽量粉碎,避免大块物料入炉后影响熔融均匀性。严禁向炉内投入含有水分或易燃易爆溶剂的物料,以免引起爆炸或剧烈反应。
4、升温与控温:应按照推荐的升温曲线进行加热,初始升温速率不宜过快(一般建议不超过10~15℃/min)[gwdl.com]。升温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温度显示,确保温控系统正常工作。若发现温度异常波动或超温报警,应立即切断加热电源并检查原因。
5、熔融过程监控:在原料熔融过程中,可通过观察窗监视炉内情况。如发现坩埚有漏料迹象或加热元件异常发红,应紧急停炉处理。熔融时间和温度应根据工艺要求严格控制,避免长时间超温导致坩埚过度侵蚀或熔体挥发损失。
6、出料与淬火:出料时先确认下方淬火容器已准备妥当(一般为装满冷水的金属槽)。打开塞棒时应缓慢操作,让熔体均匀流出,避免熔体喷溅。出料完毕后应及时将塞棒复位,防止炉内热量散失和杂物掉入。淬火时要注意安全,防止水溅到高温炉体上引起炸裂。
炉内清洁:每炉次结束后,应趁炉温尚未完全冷却时,用专用工具清理坩埚内壁残留的熔渣和结皮。若炉衬或坩埚上粘附熔渣,可用刮刀轻轻刮除,但不可使用硬质工具大力敲打,以免损坏炉衬或坩埚。
7、冷却与停炉:停炉后应让炉体自然冷却至室温,再进行坩埚和炉内的彻底清洁及维护。如需快速冷却,可开启炉门并打开炉壳风冷系统加速降温,但应避免骤冷导致炉衬开裂。冷却过程中禁止立即拆卸坩埚,防止坩埚因温差过大而破裂。
8、加热元件(硅钼棒)使用须知:硅钼棒在室温下较脆,安装时应小心轻放,避免机械冲击。元件应能自由垂直悬挂,并留有足够的伸缩空间。首次使用或长期停用后重新使用时,应进行低温烘烤(如在200-400℃保温数小时)以驱除湿气。升降温应平缓,避免剧烈温度变化,尤其是在低温区。严禁在炉温高于400℃时接触含氯或含硫气氛,否则会严重损坏元件。
9、维护保养:定期检查加热元件的紧固情况和表面状况,如发现硅钼棒表面出现严重粉化或裂纹,应及时更换。检查热电偶插入深度和绝缘情况,确保测温准确。定期清理控制柜内的灰尘,检查电气接线有无松动老化。按照厂家建议定期对设备进行全面维护保养。
10、异常情况处理:如遇停电、停水等紧急情况,应立即切断炉体电源,并采取措施防止坩埚内熔体凝固在流料孔中(可尝试手动缓慢出料)。恢复供电后,须检查设备状态正常后方可重新启动。如设备运行中出现异味、异响或冒烟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机并通知专业人员检修。
严格遵守以上注意事项,有助于确保1600℃熔块炉的安全运行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操作人员在日常使用中应保持谨慎和责任心,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延长设备寿命并保障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