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熔融时气体鼓泡作用
玻璃熔融时气体鼓泡作用
玻璃熔融时,向熔体中鼓入气体(通常称为“鼓泡”)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工艺手段,其核心作用体现在促进玻璃液的澄清、均化和节能等方面,具体机制如下:
在玻璃熔窑底部通过鼓泡器注入惰性气体(如氮气、压缩空气或氧气),形成自下而上移动的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带动周围玻璃液形成机械对流,打破温度分层和成分不均
鼓泡的主要作用
三、鼓泡工艺参数(典型值)
参数 | 范围 |
---|---|
鼓泡器数量 | 每排约20支(600吨/天窑炉) |
单支流量 | 0.1–0.5 Nm³/h |
气体压力 |
2–10 kg/cm²(视窑炉结构而定)
|
常用气体 |
空气、氮气、氧气(氧气适用于高溶解度玻璃)
|
注意事项
-
防止二次气泡:需控制温度制度,避免已澄清玻璃液再次升温导致气体重新析出
-
设备维护:鼓泡器需定期清理防堵塞,部分系统支持热更换
-
玻璃类型适配:颜色玻璃或高黏度玻璃对鼓泡需求更高,需调整气泡频率和气体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