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度高真空烧结炉:镍铬合金加热+金属屏炉膛
900度高真空烧结炉:镍铬合金加热+金属屏炉膛
钛合金热处理的核心是“防污染、控氢、控温、控冷速”。高真空热处理炉通过高真空+高纯氩双重保护、精确温控与快速冷却,能最大限度保证钛合金零件的力学性能和表面质量。
钛合金高真空热处理炉关键技术参数
1. 工作真空度:航空工业标准规定,真空退火时宜保持在 ≥2×10?3 Pa,防止“真空表面腐蚀”。
2. 分压控制:必要时可通入 99.999 %(5N)以上高纯氩做微分压(露点 ≤ –54 °C),既抑制合金元素挥发,又避免氧化。
3. 出炉温度:国内航标要求工件 ≤200 °C 方可出炉空冷,防止高温氧化变色。
4. 温区均匀性:有效加热区温差通常 ≤ ±5 °C;加热元件采用钨、钼或石墨毡,避免对钛造成碳/金属污染。
5. 冷却能力:可配置高纯氩高速循环冷却或油淬/气淬双系统,满足 α+β 型钛合金固溶-时效工艺对冷速的严格要求。
6. 除氢功能:部分真空炉配有低温(350–450 °C)真空除氢程序,可将氢含量降至 0.008 % 以下,避免氢脆。
真空时效炉产品规格
电炉型号 | STR HVF335-13 | STR HVF446-13 | STR HVF557-13 | STR HVF669-13 | STR HVF7711-13 | STR HVF8812-13 | STR HVF9915-13 |
有效热区 W×H×L(mm) |
300×300×500 | 400×400×600 | 500×500×700 | 600×600×900 | 700×700×1100 | 800×800×1200 | 900×900×1500 |
装载重量(Kg) | 75 | 250 | 400 | 600 | 1000 | 1200 | 1500 |
加热功率(Kw) | 60 | 90 | 120 | 180 | 270 | 360 | 480 |
最高温度(℃) | 1300 | 1300 | 1300 | 1300 | 1300 | 1300 | 1300 |
温度均匀性(℃) | ±5 | ±5 | ±5 | ±5 | ±5 | ±5 | ±5 |
真空度(Pa) | 4×10-3/6×10-4 | 4×10-3/6×10-4 | 4×10-3/6×10-4 | 4×10-3/6×10-4 | 4×10-3/6×10-4 | 4×10-3/6×10-4 | 4×10-3/6×10-4 |
压升率(Pa/h) |
≤0.26 | ≤0.26 | ≤0.26 | ≤0.26 | ≤0.26 | ≤0.26 | ≤0.26 |
≤0.67 | ≤0.67 | ≤0.67 | ≤0.67 | ≤0.67 | ≤0.67 | ≤0.67 | |
气冷压力(bar) | 2 | 2 | 2 | 2 | 2 | 2 | 2 |
以上参数可根据工艺要求进行调整,不作为验收依据,具体以技术方案和协议为准
钛合金热处理通用注意事项
1. 气氛选择
? 严禁在燃气、重油或吸热式气氛炉中加热,钛与 O、N、H、C 反应极快,必须采用真空或 ≥99.999 % Ar 保护。
? 若使用盐浴,温度须 >288 °C 且不含氯化物,防止热盐应力腐蚀。
2. 表面准备
? 进炉前彻底清除油、指纹、卤化物(用酒精/丙酮擦洗,禁用含氯溶剂)。
? 已生成氧化层的零件应酸洗或喷砂去除;精加工件需按工艺再去除 0.05–0.10 mm 基体金属。
3. 氢脆控制
? 氢含量须 <0.02 %;超过时应在 650–750 °C 高真空除氢,随后随炉冷却到 200 °C 以下出炉。
4. 晶粒与相变控制
? 加热温度越接近 β 转变点(如 TC4 约 995 °C),晶粒长大倾向越明显,应严格控制保温时间:
t = (5–8)A·δ (min),其中 A≈3 min/mm,δ 为有效厚度 (mm)。
? 淬火转移时间:截面 ≤25 mm 时 ≤10 s;>25 mm 时 ≤30 s,防止 β 相分解导致时效强化不足。
5. 变形与装夹
? 导热系数低,淬火热应力大,需采用 Fe-Ni 基夹具并垫薄钛板或喷涂 Al?O? 隔离,避免金属污染和翘曲。
? 对薄壁或大型钣金件,可采用约束时效(fixture aging)工艺,在真空炉内加压夹具同步时效,以减少变形。
6. 组织与性能匹配
? α+β 型合金(如 TC4、TA15)可通过固溶-时效提升强度;近 α 及稳定 β 型合金一般仅做去应力退火。
? 时效温度选择应避开 ω 相脆化区(对于 TC4 通常取 480–550 °C)。
三、典型工艺示例
1. 固溶:真空度 2×10-3 Pa,加热至 955 °C ±10 °C,保温 30 min(δ=10 mm),氩气冷至 <200 °C。
2. 时效:升温至 510 °C ±5 °C,保温 4 h,真空或氩气保护,炉冷至 200 °C 以下出炉。
3. 表面检查:允许淡黄氧化膜,出现蓝/灰色膜则须返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