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负极材料包覆造粒设备:卧式反应釜
卧式反应釜是锂电负极材料包覆造粒设备,卧式反应釜整体设备采用卧式结构,筒体为圆形结构并与两端封头焊接为一体,依靠外部电热丝的热辐射来完成物料加热,最高设计温度650℃,物料可在350-650℃工艺范围内多段调节,能很好地满足需要高效以及温度多变的生产工况,设备主要部件在高温工作环境中质量稳定,耐用度高。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锂电池原料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其中搅拌是一必不可少的制造工艺。原有设备存在与物料接触面积小、混合均匀度低、混合时间长、设备高度限制等难题。双龙集团为应对市场需要开发了该设备,具有混合均匀度高、混合时间短、适用厂房高度限制等优点。在行业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效率高
设备主轴为加宽型的内外螺带,搅拌更剧烈,混合均匀更快。
运行稳定
主轴与驱动装置采用联轴器联接形式,避免大功率设备因高温引起较大的振动与冲击,并且联轴器安装形式可以保护驱动装置过载而损坏。
残留少
主轴两端和底部采用可调刮板,使刮板与筒体间隙调到最小值,保证物料残留极少。
型号技术参数
型号 |
全容积(m³) |
长度A(mm) |
宽度B(mm) |
高C(mm) |
轴总功率(kw) |
处理量(t/B) |
重量(kg) |
GBF-4 GBF-6 GBF-8 GBF-10 |
4.8 7.0 9.0 10.5 |
5500 6000 6850 7000 |
1940 2140 3400 1890 |
2630 3270 3380 3400 |
30 45 45 55 |
1.0-1.2 1.2-1.6 1.6-1.8 1.8-2.2 |
8900 10200 11600 13800 |
卧式反应釜是用于制造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关键设备,其结构及原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结构特点:
卧式反应釜通常采用卧式结构,筒体为圆形结构并与两端封头焊接为一体。这种结构依靠外部电热丝的热辐射来完成物料加热,最高设计温度可达650℃,物料可在350-650℃工艺范围内多段调节,能很好地满足需要高效以及温度多变的生产工况。
设备主要部件在高温工作环境中质量稳定,耐用度高。为了提升尾气排放、抽真空排气、投料孔的垂直高度,会在反应釜釜体顶部进行几何切割开孔,并使用金属材质在开孔位置进行几何体焊接。
搅拌系统通常采用内外双螺带体系结构,左右各形成一个搅拌回路,物料在中间汇合后出料。这种设计提高了搅拌螺带与物料的接触面积,让釜内物料更好地混合均匀,热交换更充分,同时降低了出料不畅的问题。
原理:
卧式反应釜通过外部电热丝加热,使物料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内均匀受热。内外双螺带的搅拌系统能够确保物料在釜体内充分混合,避免搅拌死角,从而提高负极材料的均匀性和一致性。这种设计特别适用于需要高温处理的负极材料制造过程,如石墨负极材料的包覆造粒。
应用: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锂电池原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卧式反应釜作为制造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关键设备,其高效、均匀混合的特点使得它在行业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创新,卧式反应釜能够满足不断变化的生产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卧式反应釜通过其独特的设计和高效的加热及混合系统,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造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是现代锂电池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