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负极材料co2活化炉-洛阳高温实验电炉厂家-洛阳赛特瑞智能装备

实验室负极材料co2活化炉

实验室负极材料 CO₂ 活化炉技术方案

(适用于锂离子电池石墨/硬碳/软碳等小试-中试,批次量 0.5–5 kg)

一、简介

本co2活化炉专为负极材料(人造石墨、天然石墨、硬碳、软碳、硅碳复合料)的 CO₂ 活化小试研究设计。通过程序升温、定量 CO₂ 气氛、动态回转或静态管式两种方式,实现孔结构精细调控(比表面积 300–1 800 m² g⁻¹),为后续包覆、掺杂及电性能评测提供实验室级样品。整机符合 GB 5959.1-2008、GB/T 10067.1-2019、JB/T 6205-2019 等实验室电炉安全及性能规范,具备可扩展、高真空、多气氛、尾气净化等模块,满足高校与电池材料企业的研发需求。

二、遵循标准

三、主要用途

  1. CO₂ 活化:C + CO₂ → 2CO,微孔/介孔结构调控
  2. CO₂/N₂ 混合活化或 CO₂/Ar 混合活化
  3. 高温碳化 ≤1 200 ℃(惰性气氛)
  4. 小试工艺参数优化(温度 700–1 000 ℃、CO₂ 流量、停留时间、转速)

四、工作原理

炉管水平或 0–15° 微倾布置,0–10 rpm 可调回转;物料被 310S 扬料板连续翻动,形成均匀料幕。高纯 CO₂(≥99.999 %)经预热环 200 ℃预热后从给料端定量喷入,与炽热碳发生吸热反应;尾气经旋风除尘、水冷盘管、活性炭纤维罐三级净化后排放。系统可扩展至真空 <10 Pa 后回充 CO₂,实现“真空-活化”循环,提高初始反应均一性。


五、主要技术参数

型号 STR-ACC-0.5 STR -ACC-5
额定装料 0.5 kg/批 5 kg/批
炉管尺寸 Φ80×600 mm Φ159×800 mm
恒温区长度/均匀性 250 mm/±3 ℃ 450 mm/±5 ℃
最高温度 1 200 ℃ 1 200 ℃
常用活化温度 800–1 000 ℃ 800–1 000 ℃
升温速率 0–15 ℃ min⁻¹ 程序可调 0–15 ℃ min⁻¹
控温精度 ±1 ℃(S 型热电偶) ±1 ℃
炉管转速 0–10 rpm 正反转 0–10 rpm
倾斜角度 0–15° 电动无级 0–15°
CO₂ 流量 0–5 L min⁻¹ MFC 0–20 L min⁻¹ MFC
系统真空(可选) ≤10 Pa ≤10 Pa
电源 220 V/50 Hz 380 V/50 Hz
额定功率 3 kW 8 kW
外形约(mm) 1 200×600×1 100 1 800×700×1 300
重量 ≈180 kg ≈420 kg

六、标准配置

  1. 双层风冷炉壳,表面 <60 ℃
  2. 310S 炉管(壁厚 4 mm/6 mm)整体锻造,内装 4 片螺旋扬料板
  3. 铁铬铝含 Mo 电阻丝环形布置,陶瓷纤维模块保温(1 600 型 + 1 260 型)
  4. 51 段可编程 PID 温控仪,USB 数据导出
  5. 齿轮减速电机 + 链传动,转速变频可调
  6. 高纯 CO₂ 专用质量流量控制器(MFC),精度 ±1 % F.S.
  7. 预热环管(310S,200 ℃)
  8. 旋转接头:石墨 + FKM 双密封,轴向弹簧补偿
  9. 尾气三级处理:旋风除尘 → 水冷盘管 → 活性炭纤维罐
  10. 安全联锁:超温断电、断偶报警、紧急停止、漏电断路器

七、可增选配置

八、结构特点(详细)

  1. 炉管:0Cr25Ni20(310S)整体冷拔,壁厚 4 mm(0.5 kg 型)/6 mm(5 kg 型),高温蠕变强度 ≥20 MPa(1 000 ℃)。两端缩颈至 Φ60 mm/Φ120 mm,降低轴封直径与热传导;扬料板 45° 螺旋角,满焊后抛光,寿命 ≥3 年。
  2. 密封:旋转接头采用“石墨环 + 氟橡胶 O 型”双道密封,轴向弹簧自动补偿磨损,连续运行 2 000 h 泄漏量 <2 mL h⁻¹(水)。
  3. 保温:内层 1600 型多晶纤维模块(厚 150 mm),外层 1260 型纤维毯(厚 50 mm),壳体表面 <60 ℃;模块预埋电阻丝沟槽,更换加热元件无需拆炉。
  4. 传动:摆线针轮减速机(1:289)+ 链轮,输出扭矩 120 N·m(0.5 kg 型)/380 N·m(5 kg 型),变频器设过流、缺相保护。
  5. 预热环:Φ6 mm 310S 盘管 10 圈,贴壁布置,确保 CO₂ 进入炉管 ≥200 ℃,防止冷气体造成局部温度梯度。
  6. 尾气冷却:316L 螺旋盘管,换热面积 0.8 m²,冷却水 25 ℃循环,出口尾气 <80 ℃,保护后置活性炭纤维。

九、易损件与寿命

名称 材质 寿命参考 随机备件
电阻丝 0Cr27Al7Mo2 ≥12 月(连续) 1 套
旋转密封环 高纯石墨 + FKM 6–9 月 2 套
旋转轴承 高温轴承钢 ≥18 月 1 套
扬料板 310S ≥36 月 1 套
O 型圈 氟橡胶 6 月 10 套

十、使用寿命

十一、售后质保

  1. 自验收合格之日起 12 个月内免费保修(易损件除外);
  2. 2 h 响应,48 h 到场(国内);
  3. 质保期后仅收成本费,提供备件清单及市场价;
  4. 免费培训 2 名操作人员(≥8 h),含工艺调试、安全操作、维护;
  5. 提供纸质 + 电子版说明书、PID 图、电气原理图、程序备份。

十二、包装与运输

十三、使用注意事项(含加热元件)

  1. 首次使用 200 ℃×2 h 烘干炉膛,排除吸附水;
  2. 310S 炉管必须在空气或 CO₂ 气氛下完成预氧化(900 ℃×4 h),形成 Cr₂O₃ 保护膜,否则高温 CO₂ 会加剧晶间腐蚀;
  3. 严禁在 <600 ℃ 时通入大量 CO₂,防止冷气体造成电阻丝脆断;
  4. 升温速率 ≤15 ℃ min⁻¹,降低炉管热应力;降温 700 ℃ 以上自然冷却,禁止强制风冷;
  5. 运行中每 30 min 巡检:电流、电压、CO₂ 流量、尾气温度;发现异常立即停炉;
  6. 停机后保持 N₂ 流通至 200 ℃ 以下方可打开炉盖,防止空气回吸爆燃;
  7. 长期不用时,炉管内放置硅胶干燥剂,每月低速旋转 5 min 防止轴承卡死;
  8. 电阻丝表面禁止接触卤素、硫、碱金属蒸汽,若发现脆化、下垂及时更换。

十四、操作方法(标准流程)

  1. 准备
    a. 检查水、电、气、冷却水压力 ≥0.2 MPa;
    b. 校准温控仪,确认程序曲线(示例:RT→10 ℃ min⁻¹→900 ℃→恒温 60 min→自然降温);
    c. 称量 0.5 kg(或 5 kg)负极前驱体,水分 ≤5 %。
  2. 装料
    倾斜炉管 10°,打开给料端盖 → 装入样品 → 密封盖锁紧 → 回零倾斜角。
  3. 置换
    启动真空泵抽至 -0.06 MPa → 充 N₂ 至 0.02 MPa,重复 3 次,设定尾气出口微正压 2–5 mbar。
  4. 升温
    设定程序,开启加热;当温度 ≥600 ℃ 启动炉管旋转 3 rpm;900 ℃ 恒温前 10 min 开启 MFC,通入 CO₂ 5 L min⁻¹(0.5 kg 型)或 20 L min⁻¹(5 kg 型),预热环管温度 ≥200 ℃。
  5. 活化
    恒温 900 ℃ 开始记录反应时间 30–120 min;在线红外仪监控 CO/CO₂ 比值,计算烧失率;每 20 min 取样 0.1 g(二次取样口)测 BET。
  6. 结束
    关闭 CO₂ → 继续 N₂ 保护 → 自然降温至 200 ℃ → 停炉 → 倾斜 15° → 旋开出料端盖 → 收集样品至惰性气氛手套箱。
  7. 清炉
    低速旋转并用 N₂ 吹扫 5 min → 关闭所有电源、水源、气源 → 清洁密封面,涂抹高温防卡剂 → 填写使用记录。


负极材料CO₂活化工艺介绍(实验室级)

一、工艺定位

CO₂活化属于"物理活化"范畴,利用高温下CO₂与碳的异相气化反应:
C + CO₂ → 2CO  ΔH = +172 kJ mol⁻¹
在负极材料表面选择性刻蚀,生成0.3–2 nm微孔及2–50 nm介孔,提高比表面积(300–1800 m² g⁻¹)和锂离子存储/传输位点,同时保持较高首次库仑效率与结构完整性

二、适用前驱体

  1. 人造/天然石墨(d₅₀ ≈ 8–16 µm)
  2. 硬碳微球(树脂基、生物质基)
  3. 软碳(沥青基)
  4. 硅碳复合基体(先碳包覆再活化,避免Si蚀刻)

三、实验室标准流程(回转炉示例)

表格
复制
步骤 参数 目的
①预碳化 空气或N₂,240–300 ℃×1–3 h 除水、脱挥发分、提高尺寸稳定性
②高温碳化 N₂,600–900 ℃×1–3 h 形成无序-石墨过渡碳骨架
③CO₂活化 纯CO₂或CO₂/N₂=1:1,700–900 ℃×0.5–2 h 造孔、扩孔,烧失率5–25 %
④降温钝化 N₂保护≤200 ℃出炉 防止空气氧化、孔道塌陷
说明:

四、关键控制点

  1. 烧失率(Burn-off)
     5–15 %:微孔为主,比表面积500–800 m² g⁻¹,首效>85 %
     15–30 %:介孔增多,比表面积1000–1800 m² g⁻¹,倍率性能提升但首效略降
  2. CO₂分压与流量
     回转炉:0.5–2 L min⁻¹/100 g料,空速≈1–3 h⁻¹
     静态管式:50–100 mL min⁻¹,尾气CO浓度<5 %(在线红外监测)
  3. 升温速率
     碳化段≤5 ℃ min⁻¹,减少挥发分剧烈释放导致的孔道塌陷
     活化段10 ℃ min⁻¹升至目标温度,减少热震
  4. 料层厚度
     回转炉填充率≤20 %,保证颗粒充分暴露于CO₂
     静态舟皿料层≤10 mm,且每20 min用石英棒轻翻一次

五、工艺优势

六、典型结果(实验室数据)

表格
复制
条件 比表面积 总孔容 微孔占比 首效 0.5C循环300圈保持率
800 ℃-1 h-烧失8 % 650 m² g⁻¹ 0.35 cm³ g⁻¹ 72 % 88 % 92 %
850 ℃-2 h-烧失18 % 1 280 m² g⁻¹ 0.68 cm³ g⁻¹ 58 % 83 % 95 %

七、安全与环保

八、小结

CO₂活化是实验室调控负极材料孔结构、提升倍率性能的绿色物理方法。通过"碳化-活化一体化"回转炉或管式炉,可在1–2 h内完成小试,烧失率≤20 %即可获得1 000 m² g⁻¹级高比表面积,为后续硅沉积、碳包覆、氮掺杂等改性提供理想的多孔骨架

推荐内容
NEWS

了解更多 >>

洛阳高温实验电炉厂家-洛阳赛特瑞智能装备是高温炉_高温马弗炉_实验电炉_高温电炉_真空气氛炉_热震实验炉_箱式电炉_负极材料预碳化箱式气氛炉_石墨化炉_高温电阻炉_升降电炉_工业电炉等设备和高温电炉配件生产厂家

Copyright © 2020 洛阳高温实验电炉厂家-洛阳赛特瑞智能装备 豫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