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与负极材料箱式气氛炉
钠离子电池的构成主要包括正极、负极、隔离膜、电解液和集流体。
正极材料:多路线并行,层状氧化物体系有望率先商用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技术路线主要有层状氧化物、聚阴离子型、普鲁士蓝(白)类、隧道氧化物类等,其中层状氧化物路线有望率先商用。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结构类似于锂电池的三元材料,成品电池理论能量密度高于聚阴离子型材料,但依然存在结构相变复杂和循环寿命短等问题,提升层状正极材料的综合性能仍是目前钠离子电池的重要研究方向。
聚阴离子类化合物结构类似于磷酸铁锂,具有开放的骨架结构和优异的倍率性能,但这类材料的电子电导较差,成品电池能量密度偏低,往往需要对其进行碳包覆改性,且目前生产成本较高。普鲁士蓝类材料因为具有稳定的三维骨架结构而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和倍率性能,生产成本也较低,然而依然存在结晶水难以去除、过渡金属易溶解、循环寿命低等问题。
负极材料:使用无定型碳而非石墨,硬碳为主流,软碳为辅助
钠电负极主要采用硬碳和软碳。石墨是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因为钠离子半径大于锂离子,石墨的层间距对于钠电而言过小,钠离子在石墨层间嵌入和脱出较为困难,故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使用结构含有大量的缺陷的无定形碳(包括硬碳和软碳),其储钠容量相比石墨更大。软碳是指在2500℃以上的温度下可以石墨化的碳材料,否则即为硬碳。
硬碳作为钠电负极,其比容量较高,但由于其原料多为生物质,产率偏低,成本高。软碳相对于硬碳在结构上更为有序,故储钠比容量较低,但采用煤、沥青等原料,其成本低。
现阶段钠电负极厂商技术路线以硬碳为主、软碳为辅。采用硬碳路线的主要负极厂商较多,包括日本可乐丽、佰思格、贝特瑞、多氟多、圣泉集团、元力股份等,采用软碳路线的相对较少,主要有华钠芯能、汉行科技等。产能规模方面,部分厂商已建成千吨级产线,万吨级产线还在建设中。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烧结炉和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烧结炉都是用于制造钠离子电池的关键设备,它们分别用于烧结钠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下面我将为你详细介绍这两种烧结炉以及它们的区别。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烧结炉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烧结炉主要用于烧结钠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这些正极材料通常使用钠盐类化合物,例如氧化钠(Na2O)、钒酸钠(Na3V2(PO4)3)、钠铁磷酸盐(Na3V2(PO4)3)、氧化钠(Na2FePO4O)等。这些材料能够嵌入或脱嵌钠离子,并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实现正极的化学反应。
钠离子电池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烧结炉的一些关键技术参数包括设计温度、使用温度、炉膛尺寸、炉膛材料、加热元件、装料匣钵等。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烧结炉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烧结炉主要用于烧结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这些负极材料通常使用碳材料,例如石墨、碳纳米管、碳纳米纤维等。这些碳材料能够吸附和释放钠离子,并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实现负极的化学反应。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烧结炉的一些关键技术参数也包括设计温度、使用温度、炉膛尺寸、炉膛材料、加热元件等。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烧结炉和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烧结炉的主要区别在于烧结物料、烧结环境和工艺条件。
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箱式气氛炉主要技术参数:
设计温度:1300度
使用温度:<1200度
炉膛尺寸:500*400*300、800*400*300(根据客户实际工艺、产能及技术要求定制)
排列方式:2排1列1层、2排1列2层;2排2列1层、2排2列2层;3排1列1层、3排1列2层;3排2列1层、3排2列2层等;2排3列1层、2排3列2层等
加热元件:硅碳棒,外套刚玉护管
加热方式:上下水平加热
气氛:氮气保护
氧含量:99.999%
炉底承重:碳化硅板或棍棒